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春天送别朋友的场景,充满温馨的情谊和对重逢的期待。
上片(前四句)描绘送别时的画面:杏花开放的时节,院子里两株梅花已经凋谢显得清瘦。这里用"双梅瘦"暗喻两位即将离去的朋友。"天上流霞"形容酒宴上舞动的彩袖,主人为朋友起舞祝酒,场面热闹又带着离别的淡淡愁绪。
下片(后四句)转入对未来的期盼:回忆曾经一起在两桥赏风弄月的快乐时光,希望东堂(聚会地点)能永远保持这样纯净无尘的氛围。最后两句最动人——问朋友的烟波小船何时再来,就让清风明月代替我来催促你们吧。把自然景物拟人化,让风月成为催促朋友再聚的信使,这个想象特别美好。
全词妙在:
1. 用"双梅"对应两位朋友,用"风月"象征美好友谊,比喻很巧妙
2. 明明是送别却不说伤感话,反而着重描写曾经的美好和未来的约定
3. 最后两句把无形的思念寄托在风月上,让整首词余韵悠长
就像我们现在对要远行的好朋友说:"记得我们上次撸串那家店啊,等银杏黄了的时候,我让秋风给你发微信催你回来",既温暖又有诗意。
毛滂
毛滂(1056——?约1124), 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人。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毛滂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