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花

花里三倾国,梅兰及海棠。
可餐皆秀色,不断是生香。
春思依依梦,秋阴寸寸肠。
何时满人意,都植在潇湘。

现代解析

这首《品花》用简单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赏花时的感受和联想,表达了爱花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前两句"花里三倾国"用夸张手法,说梅花、兰花、海棠这三种花美得能让整个国家为之倾倒,突出了它们的绝代风华。"可餐"二句继续赞美,说这些花不仅好看,香气还持久不散,把视觉和嗅觉的享受都写活了。

中间"春思"两句转入抒情:春天赏花时做着缱绻的美梦,到了秋天花谢时又寸寸柔肠为之伤感。这里用季节变化暗示好景不常的惆怅,把爱花人的心理刻画得很细腻。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美好愿望:什么时候这些令人心醉的花儿,都能栽种在潇湘(湖南一带,暗指诗人向往的地方)呢?既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也透露出对理想归宿的期待。

全诗就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没有华丽辞藻,但通过花开花落的自然变化,把文人雅士赏花时那种既愉悦又略带感伤的情怀,写得清新动人。最难得的是,诗人把这种细腻感受用非常生活化的比喻(如"可餐"形容美色)表达出来,让普通读者也能心领神会。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