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白云倚山楼

露下森然万木稠,掩关人静意幽幽。泉将鸟梦分中夜,风约松涛共一楼。

暗壑有光看误月,空山无寐坐惊秋。村鸡未唱晨钟动,十五年前忆旧游。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深山夜宿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幽静、孤独和怀旧的情绪。

开头两句写夜深人静时,露水打湿了茂密的树林,独自关上门,内心感到深深的宁静和孤独。"森然"形容树木茂密阴森,"幽幽"则表达了内心的孤寂感。

中间四句是诗中最精彩的部分。诗人听到泉水声和鸟鸣,仿佛把夜晚分成两半;风声和松涛声一起在楼中回荡。这里用拟人手法,说泉水"分"夜、风"约"松涛,让自然景物活了起来。接着写黑暗的山谷中似乎有月光(其实是错觉),在无人的山中因秋意而难以入睡,突显了环境的幽寂和内心的敏感。

最后两句写天还没亮,村鸡未鸣,寺庙的晨钟就已响起,让诗人想起十五年前的旧游。这里通过时间错位(鸡鸣和钟声的顺序)和突然的回忆,营造出一种时光恍惚的感觉。

全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内心感受,展现了一个敏感诗人在深山夜宿时的孤独体验和对往事的怀念。诗中"误月"、"惊秋"等用词特别精妙,把常见的自然现象写出了新意,让读者能感受到诗人独特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