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田园画卷,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水田鳞次接塘陂,陌上柔桑蚕起时"像电影镜头般展开:层层叠叠的水田连接着池塘堤岸,田间小路上的桑树新叶柔嫩,正是养蚕的好时节。这里用"鳞次"形容水田的整齐排列,用"柔桑"点明春天的生机,画面感很强。
后两句"貌得江乡自人力,阴晴谁料亦相随"转入思考:这样美好的江南风光虽然是人工打造的,但天气的阴晴变化却不受人控制。诗人似乎在感叹,人类可以改造自然创造美景,却始终要顺应自然规律。这种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让简单的田园诗有了更深层的意味。
整首诗妙在将日常劳作场景(种田、养蚕)与自然景象(水田、桑树、天气)自然融合,既赞美了劳动创造的美,又透露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读来亲切又不失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