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

二年客尘土(明钞本作殊方),独夜忧悄悄。
遇酒一破颜,歌呼醉连晓。
寸心为谁明,伴此孤月皎。
枯楠郁峥嵘,老干空自表。
蚁穿万孔萃,蛛挂千丝扰。
白鹤逝不来,岂敢更择鸟。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漂泊在外的人,孤独苦闷的心情。

开头说自己在异乡漂泊两年,每到夜晚就感到特别孤独忧愁。只有喝酒才能暂时开心起来,喝醉了唱歌到天亮。这里用"破颜"形容喝酒后终于能笑一笑,很生动。

中间部分写自己的真心无人理解,只能和孤独的月亮作伴。用"枯楠"(干枯的楠木)比喻自己,虽然外表高大挺拔(郁峥嵘),但内里已经空了。就像被蚂蚁蛀出无数孔洞,被蜘蛛网缠绕,显得很狼狈。

最后说像白鹤这样的好鸟不会来,自己也不敢挑剔其他鸟了。其实是说理想中的知己不会出现,现在连普通朋友都不敢奢望。

全诗用很多生动的比喻:
- 用"孤月"衬托孤独
- 用"枯楠"比喻自己外强中干
- 用"蚁穿""蛛挂"形容被烦恼困扰
- 用"白鹤"代表理想中的朋友

这些比喻让抽象的孤独感变得具体可感。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困境,表达了人在异乡的苦闷和对知音的渴望,很容易引起漂泊者的共鸣。

孙觌

孙觌dí(1081~1169)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孙觌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孙觌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