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寒

秋风吹雨尝如此,不合萧萧入客耳。
碧草摇风湿欲翻,玄蝉抱叶泠然止。
祇林一卧岁时阑,可奈无衣悲早寒。
悲歌乍放声还歇,今日谁听《行路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萧瑟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悲凉。

开头两句写秋风秋雨带来的寒意,诗人觉得这样的风雨声不该传入漂泊者的耳中,暗示自己内心的愁苦。接着,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风雨中摇曳的碧草和抱紧树叶、不再鸣叫的寒蝉,画面感极强,让人感受到深秋的凄凉。

后四句转入诗人的内心世界。他独自在寺庙(祇林)中度过岁末,衣衫单薄,难耐早寒的侵袭。他想放声悲歌,却又突然停下,因为在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人愿意倾听《行路难》这样的悲苦之音了。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也暗含了对人生艰难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景交融,通过秋景的萧瑟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凉,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