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 二十五 王上舍稚登 月游

秋满吴淞江外江,棠桡波敛夜推窗。月华始出照五两,白鸟飞来恰一双。

客散歌声犹有恨,霜寒酒力未全降。西归更送山阳笛,写入落梅别调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江边的宁静画面,同时融入了离别的淡淡忧伤。

开头两句写秋意笼罩着吴淞江,诗人推开船窗,看到平静的江面。"棠桡"指船桨,暗示诗人正在船上。接着用"月华"和"白鸟"两个意象:月亮刚升起照在船帆上,一对白鸟飞来,构成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

中间四句转入情感表达。虽然聚会已散,但歌声似乎还带着未尽之意;秋霜渐寒,酒劲却未完全消退,暗示诗人借酒消愁却愁更愁。最后两句用典故:西归时听到的笛声,被谱写成《落梅花》的曲调,将离别之情寄托在音乐中。

全诗妙在把秋夜江景与离愁别绪自然融合,没有直接说"我很伤心",而是通过月光、白鸟、霜寒、笛声等意象,让读者感受到那份含蓄的忧伤。特别是"白鸟一双"与"客散"形成对比,更显出孤独感。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