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小诗讲的是一个叫曹娥的古代孝女故事,用大白话来说就是:
1. 人物背景:上虞(浙江地名)有个会占卜的姑娘曹娥,她的名字能流传到今天不是靠花言巧语。
2. 核心品质:诗人点破关键——人们记住她是因为"纯孝"(纯粹到极致的孝顺),比如历史上记载她为找父亲尸体投江,五天后竟抱着父亲尸体浮出水面,这种震撼人心的孝行才是她留名的真正原因。
3. 写作手法:短短20个字像剥洋葱,先抛现象(曹娥有名),再揭本质(孝心比文采更重要)。用"端的"(确实)这个口语化词汇,就像现在人说"说真的",拉近了古今距离。
4. 现代启示:作者其实在提醒读者:真正打动人心的不是表面功夫(好辞),而是像曹娥这样用生命践行价值观的真诚行动。放在今天,就像说"网红靠炒作不如靠真善美"一样犀利。
林同
(?—1276)宋福州福清人,字子真,号空斋处士。林公遇子。深于诗。以世泽授官,弃不仕。元兵至福州,福建招抚使刘仝子即其家置忠义局,招募义兵。元兵至城下,仝子遁,同啮指血书壁,誓守忠义,寻被执,不屈而死。有《孝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