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法华寺最高顶忆院中诸公(从一字至九字)
城郭,山林(□成用。)。
望处远,到时深(张叔政。)。
云崖杳杳,烟树沉沉(贾弇。)。
啸侣时停策,探幽或抚琴。
鲍防得法小枝小叶,怀人如玉如金(严维。)。
月色前庭清静观,梵声初夜海潮音(吕渭。)。
思君子山深不可见,登高顶望远欲相寻(郑槩。)。
何事归舟客兴棹不驶,君不见红莲绿荇沙禽(允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法华寺最高点的所见所感,以及对朋友们的思念之情。诗歌以数字从一到九依次排列,依次引入不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给人一种独特的节奏感和结构美。
身 这首诗首先从诗人的“身”谈起,意味着作者站在高处,思绪开始飘荡。这里的“身”既是诗人自身的象征,也代表了他身处的高点。
心 紧接着提到“心”,表明诗人的心境。他或许在思考自己身处的位置,可能是对过去时光的回忆,或者是对未来的憧憬。
城郭,山林 诗人目光从高处向下,看到的是城郭和山林。这里可能是实指法华寺附近的景色,也可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比喻——城郭代表着世俗社会,而山林则象征着远离尘嚣的宁静之所。
望处远,到时深 接下来,诗人提到“望处远,到时深”,这表达了他尽管望得远,但理解却更加深刻。这里的“望”和“深”之间形成了对比,表明诗人通过观察与思考,达到了个人境界的提升。
云崖杳杳,烟树沉沉 然后,诗人通过“云崖杳杳,烟树沉沉”这样的景色描写,进一步渲染了一种深远宁静的氛围。云崖和烟树的描绘,体现了自然的壮丽,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体验。
啸侣时停策,探幽或抚琴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在享受自然的同时,也提到了与朋友的互动。他有时会停下来,有时会探幽寻胜,有时候还会抚琴以抒发内心感受。
鲍防得法小枝小叶,怀人如玉如金 这里的“鲍防”可能是诗中提到的某位朋友,或者是指诗人自己的一种高洁品质。“怀人如玉如金”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深怀念,如同珍视玉石和黄金一般。
月色前庭清静观,梵声初夜海潮音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又回到了高处的宁静,月光下的清静与梵唱的悠扬,如同海潮的声音,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祥和的氛围。
思君子山深不可见,登高顶望远欲相寻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他虽然身处高处,也无法直接见到对方,但却希望登上更高处去寻找朋友的踪迹。
何事归舟客兴棹不驶,君不见红莲绿荇沙禽 最后一句,诗人以自然景象结束全诗,归舟、客兴、红莲、绿荇、沙禽等意象共同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远离尘嚣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登高望远时的所思所感,以及对朋友深深的怀念之情。通过结构上的巧妙安排,让读者仿佛能跟随诗人的视角一起感受那份宁静与深远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