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目

碧涧银流水石舂,悬崖倒挂两三松。
半岩应有人家住,一缕炊烟上远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间幽静生活的画面,用简单自然的语言传递出远离尘嚣的意境。

前两句写景:清澈的山涧像银链一样流过,水冲击石头发出"咚咚"的声响;悬崖边斜斜地挂着两三棵松树,像是倒挂着一样。这里用"银流水"形容山涧的清澈透亮,"石舂"这个拟声词让人仿佛听见流水声,而"倒挂"的松树则展现出山势的险峻。

后两句由景及人:在半山腰的岩石间,隐约能看到有人家居住;一缕炊烟袅袅升起,飘向远处的山峰。这里没有直接描写人,但通过"炊烟"这个生活化的细节,巧妙地点出山中隐居者的存在,让整个画面顿时有了烟火气。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用"流水声、松树、炊烟"三个简单元素,就勾勒出动静结合的山居图。既有大自然的声响和形态,又暗含人的活动,最后那缕飘向远峰的炊烟,更给人无限遐想空间,仿佛能闻到饭菜香,感受到隐居者恬淡自足的生活状态。这种含蓄的写法,让读者在简练的文字中体会到山水之美和隐居之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