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司马台(2014年)

域难屏,峰可据。
千古登临,总有伤心处。
万里河山湮宿雾,遍倚危城,不见来时路。
抚残郫,思壮语。
回首经年,猛志凭谁驻。
剩有高林栖倦羽,独坐清辉,聊把幽情赋。

现代解析

这首《苏幕遮·司马台》以长城司马台为背景,通过今昔对比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个人情怀。

上阕开篇用"域难屏,峰可据"点明长城作为屏障的功能已消逝,但山峰依然屹立。诗人登临时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历代登临者都曾在此留下伤感。眼前山河被晨雾笼罩,站在残破的城墙上,连来时的路都看不清,暗示着对历史认知的模糊。

下阕转入个人情感。抚摸残破城墙时,想起曾经的豪言壮语。回望这些年,当年的雄心壮志已无处安放。如今只余疲惫的身心,像倦鸟栖息在高林。最后在月光下独坐,借诗词抒发内心幽深的情感。

全词巧妙地将长城沧桑与人生际遇结合:城墙的残破对应理想的消磨,历史的迷雾映照现实的迷茫。但结尾在清辉中赋诗,又透露出文人特有的精神寄托方式,在失落中保持着一份超脱和诗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