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书

蕴玉毙鼠均名璞,月旦车旃同一朔。
世间万事自有真,毛遂曾参亦误人。
君不见江头昨夜风尘起,咫尺不辨冠与履。
几家奔走声嘈嘈,渔翁牢把孤舟舣。
十日阴云倏尔开,依旧青山如画里。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和典故,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世间万物都有其真实本质,但人们常常被表象或他人言论误导,看不清真相。

前四句通过对比和典故说明问题:
1. "蕴玉毙鼠均名璞"——同一块石头,有人说是宝玉,有人说是打死老鼠的石头,说明同一事物在不同人眼中有不同解读。
2. "月旦车旃同一朔"——月亮和旗帜在初一看起来都是弯的,但本质完全不同,比喻表面相似的东西实质可能天差地别。
3. 接着用毛遂(自荐的能人)和曾参(孝顺的典范)也会被人误解的例子,说明即使是名人贤士也难免被人误判。

后六句用生动的江边场景作比喻:
- 昨夜江头风沙大作时,人们连帽子和鞋都分不清(比喻混乱中难辨真假)
- 众人慌乱奔走时,只有渔夫稳稳停住小船(比喻智者能在混乱中保持清醒)
- 等十天阴云散尽,青山依旧美丽如画(比喻真相终会显现,本质永不改变)

全诗核心思想是:不要被一时的表象或他人评价迷惑,要保持独立判断。就像风雨终会过去,真相就像青山一样永远在那里,重要的是我们要有渔夫那样的定力,在纷乱中保持清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