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𠙆园
结庐少城隈,种竹不盈亩。
巷列七头松,门栽五株柳。
绿水浸横塘,红菱间白藕。
石矼平于岸,有亭大如斗。
桃李纷南荣,桂杏排北牖。
颂橘怀馀馨,妻梅绝尘垢。
四序递芳妍,鉴赏来邻叟。
彼我各忘言,时倾一杯酒。
巷列七头松,门栽五株柳。
绿水浸横塘,红菱间白藕。
石矼平于岸,有亭大如斗。
桃李纷南荣,桂杏排北牖。
颂橘怀馀馨,妻梅绝尘垢。
四序递芳妍,鉴赏来邻叟。
彼我各忘言,时倾一杯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小而精致的私家园林,充满了隐逸生活的闲适与自然情趣。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它的魅力:
1. 小而美的空间布局
诗人用"大如斗""不盈亩"这样生动的比喻,强调园子虽小却样样俱全。就像现代人精心布置的阳台花园,不需要很大空间,只要巧妙设计就能容纳山水之趣。
2. 四季分明的植物景观
诗中罗列了松柳、菱藕、桃李、桂杏等十多种植物,像一份精心设计的植物清单。特别有趣的是"七头松""五株柳"的精确计数,就像现代人认真记录自己养了多少盆多肉一样可爱。
3. 动静结合的水景设计
"绿水浸横塘"的"浸"字用得极妙,让静态的水有了缓慢流动的质感。石桥与亭台的搭配,既实用又增添观赏性,类似现在庭院里的亲水平台设计。
4. 隐居生活的精神追求
通过"颂橘""妻梅"的典故(分别借用屈原爱橘、林逋以梅为妻的故事),诗人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向往。最后与邻居老头对饮忘言的画面,展现了返璞归真的人际关系,比现代人刷手机点赞的社交更显真挚。
全诗就像用文字建造的一座微型园林,每个元素都经过精心安排却又显得自然随意。这种在有限空间创造无限意境的智慧,对今天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的人们依然具有启发——美好生活不在于拥有多大地方,而在于是否用心经营属于自己的"诗意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