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峡
三峡天下奇,黄牛险尤绝。
奔腾万里流,磔竖两崖裂。
舟从罅隙行,身在古石穴。
惊涛殷怒雷,触石喷晴雪。
缆牵如蚁进,桡退只一瞥。
舟师唤奈何,长篙屡撑折。
哀猿数声叫,客子双袖血。
到此英雄人,自顾同蠓蠛。
生涯抵投荒,轻身计何拙。
载咏《小旻》诗,抚心愧前哲。
奔腾万里流,磔竖两崖裂。
舟从罅隙行,身在古石穴。
惊涛殷怒雷,触石喷晴雪。
缆牵如蚁进,桡退只一瞥。
舟师唤奈何,长篙屡撑折。
哀猿数声叫,客子双袖血。
到此英雄人,自顾同蠓蠛。
生涯抵投荒,轻身计何拙。
载咏《小旻》诗,抚心愧前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长江三峡中最险峻的黄牛峡,用生动的画面和直白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行船的惊险和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
开篇直接点出三峡的奇险,特别强调黄牛峡是其中最危险的一段。用"奔腾万里流"形容江水汹涌,"两崖裂"写出峡谷陡峭狭窄,就像被硬生生劈开一样。
中间八句是全文最精彩的部分,用一连串电影镜头般的描写让读者身临其境:小船在石头缝隙中穿行,就像在古老洞穴里;浪涛声如雷轰鸣,撞上礁石溅起雪白浪花;纤夫像蚂蚁一样拉着船缓慢前进,而激流让船不时猛然后退;船夫束手无策,撑船的竹竿都折断了。最后用猿猴哀鸣和乘客衣袖染血两个细节,把危险气氛推到极致。
后六句是作者的感慨:再英雄的人到了这里都像小虫子一样脆弱。想到自己为谋生踏上这么危险的旅程,觉得这个决定太愚蠢。结尾引用《诗经》表达愧疚,暗示前人早有警示,自己却还是冒险前来。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真实的恐惧感——不是文人矫情的夸张,而是普通人面对自然威力时最本能的敬畏。作者用"蚁行""蠓蠛"这些比喻,生动表现了人类在险峻自然中的渺小。诗中既有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又有深刻的人生感悟,让读者既看到三峡的壮美,又体会到生存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