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送别的温馨画面,充满对友人的祝福和对自然的细腻感受。
前两句点明人物身份:一位是奔波在淮河原野的旅人(诗人自己),一位是邻州官署的幕僚朋友(苏判官)。两人短暂相聚后又要分别。
中间四句生动刻画送别场景:友人骑马远去,鞭声惊起飞鸟,远山仿佛在为他引路。诗人想到此时正值初春,林木抽芽、万物复苏,暗示友人归途充满生机。
最后两句是暖心细节:诗人想象友人投宿时不用点灯,因为行囊里装着夜明珠般的情谊(或实指友人携带的珍宝)。这里既赞美了友人品格,也暗含"光明相伴"的祝福。
全诗没有直接写离愁,而是通过飞鸟、春山、新芽、夜光等意象,把送别写得轻盈美好,展现宋代文人含蓄优雅的情感表达方式。最妙的是结尾,用"夜光白"这个明亮的意象冲淡了离别的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