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调名 其四 五台山赞十八首

东台岌岌最清高。
四方巡礼莫辞劳。
东望海水如观掌,风波泛滥水滔滔(佛子。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子。)。

现代解析

这首《失调名》是赞美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的组诗之一,聚焦在东台景观和朝圣精神。

第一句“东台岌岌最清高”,用“岌岌”形容山势高耸险峻,“清高”既指物理上的洁净高远,也暗含修行之地的超脱气质。短短七字,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座云雾缭绕的圣山。

第二句“四方巡礼莫辞劳”,转向对朝圣者的劝勉。“四方”说明信徒来自各地,“莫辞劳”是鼓励:别怕辛苦,虔诚付出终有回报。这句话传递了信仰的力量——精神追求值得身体力行。

第三、四句“东望海水如观掌,风波泛滥水滔滔”,是站在东台远眺的奇幻画面。从高山俯瞰,浩瀚大海竟像掌心般清晰,但细看又见波涛汹涌。这种夸张对比,既突出东台之高(仿佛能看透世间万象),又暗喻修行境界——超然俯视红尘纷扰。

括号内的“佛子”和菩萨名号,像诵经时的和声,强化宗教氛围。重复的“佛子”如同召唤,让读者自然代入朝圣者角色,感受集体诵经的庄严。

全诗精髓
1. 以景喻道:高山、大海的壮阔景象,暗含佛教“居高观世”的智慧。
2. 朴素的力量:没有复杂修辞,用口语化的劝勉(“莫辞劳”)和鲜明画面,让普通人也感受到朝圣的虔诚与震撼。
3. 信仰的感染力:通过视觉(山、海)和听觉(佛号)的双重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体会到宗教艺术的魅力。

普通人读这首诗,不仅能想象五台山的雄伟,更能理解为何古人愿意千里跋涉——因为那里不仅是地理高峰,更是心灵的高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