槜李舟中春寒

风尖篷背雨初乾,笑揽茸裘且自宽。
百里图经吴界越,三朝天气㬉翻寒。
周遮莺语依前涩,禁勒桃花不放残。
漫道单栖最惆怅,陆家赋后咏尤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乍暖还寒时,诗人在船中感受到的复杂心境。

开头两句写景:风很急,船篷上的雨刚停,诗人笑着裹紧毛茸茸的皮衣,让自己暖和些。这里既有风雨的寒意,也有诗人苦中作乐的豁达。

接着写旅途:船行百里,从吴地(今江苏一带)到了越地(今浙江一带),短短三天,天气却由暖转寒。这不仅是写天气变化,也暗示人生际遇的无常。

五六句用拟人手法:黄莺的叫声依然生涩,仿佛被寒冷束缚;桃花也迟迟不敢绽放,像是被强行压制。诗人借自然景物,表达了对现实束缚的不满。

最后两句抒情:别说独居最让人惆怅,就连陆机(西晋文学家)那样的才子,面对此情此景也难以写出好诗。诗人用自嘲的方式,将孤独与无奈推向高潮,却又带着一丝文人特有的幽默感。

全诗以春寒为背景,将旅途、天气、景物与心境巧妙结合,既有对自然细腻的观察,又透露出人生漂泊的感慨,语言平实却意味深长。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