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明州司马靳公大柏亭

平生知己真不易,安丘谓新安郡丞曹公。
北去公西适。
雪照秦山雁带书,梦魂夜夜高平驿。
忽来赤堇驻旄旌,四月蒲帆惬良觌。
老柏霜皮溜雨寒,馔玉调金晋琼液。
日斜引我展琅函,纸是澄心书铁画。
宋镌书。
烟雨娥江大米图,米老《娥江烟雨图》。
松雪萧疏写拳石。
赵吴兴《枯木竹石》。
宣和图史绍圣书,开卷古香纷藉藉。
大雅不作吾道卑,公坐楼头俯百尺。
秦青忽奏陇西歌,一声吹裂梅花笛。
人生聚散都晨星,秦越循环总行役。
何年玳瑁更开筵,渭城甬水新都客。
镫前强尽手中杯,夜半寒江山月白(时王大席先生之任汧阳。)。

现代解析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人生聚散无常、知音难觅的感慨,同时展现了文人雅士之间的深厚情谊和艺术交流的场景。以下用通俗的语言逐层解析:

1. 知音难寻的感叹 开篇就说"一生遇到真知己太难了",提到两位朋友(曹公和靳公)因为工作调动各奔东西。用"大雁带着书信飞过雪山"的意象,表现分隔两地时只能靠书信和梦境相见(每晚梦里都在高平驿站的路上徘徊)。

2. 久别重逢的喜悦 四月里朋友突然乘船来访("赤堇"代指宁波,"蒲帆"指船),大家高兴地相聚。在挂着霜的老柏树下(象征坚贞友谊),用珍贵餐具("馔玉调金")喝着美酒,展现了文人雅聚的场面。

3. 艺术鉴赏的雅趣 午后阳光中,朋友展示珍贵藏品: - 宋代刻本的书("铁画"形容字体刚劲) - 米芾画的《娥江烟雨图》 - 赵孟頫的《枯木竹石图》 这些带着历史香气的艺术品("古香纷藉藉"),让诗人感叹当下高雅艺术的没落("大雅不作")。

4. 宴饮抒怀的豪情 在城楼上俯瞰时,有人突然吹奏悲怆的陇西民歌("秦青"是古歌手),笛声激越得仿佛要震裂笛子。这里用音乐烘托出人生无常的苍凉感。

5. 聚散无常的哲理 最后点明主旨:人生像晨星般短暂易散,今天在陕西(秦)明天到浙江(越)都是常态。不知何时能再聚("玳瑁筵"指豪华宴席),此刻只能在寒江月色下强饮杯中酒,暗示离别在即。

全诗亮点: - 用"大雁传书""夜夜梦魂"等具体画面表现思念 - 通过赏画、听笛等场景记录文人生活情趣 - "晨星""秦越循环"等比喻生动说透人生常态 - 结尾寒江月白的画面,余韵悠长令人回味

诗中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透露出对漂泊人生的无奈,最终落在"珍惜当下"的感慨上,容易引发现代人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