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谢孝子东纬先生侍疾图

劫井灰飞天地晦,用夷变夏纲常悖。
父子平等染欧风,礼义廉耻四维废。
芙蓉城是古暨阳,中有谢氏世流芳。
绵绵瓜瓞守勿替,先人遗迹人争藏。
个中往事分明在,北堂供奉毋敢怠。
母病形骸子病神,目不交睫十八载。
谁欤绘者虞山章,丹青易代发幽光。
即金披图肃然起,我欲为之歌陟屺。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谢东纬的孝子照顾生病母亲的故事,通过对比时代变迁和传统美德来歌颂孝道。

全诗分为三部分:
1. 时代批判(前四句):
用"劫井灰飞"比喻社会动荡,批评当时盲目学习西方("用夷变夏")导致传统道德沦丧,连最基本的父子尊卑、礼义廉耻都被破坏了。就像说现在社会乱了套,大家都学外国人那一套,连孝顺父母的基本道理都忘了。

2. 孝子故事(中间八句):
在江苏江阴(古称暨阳)有个谢家,世代传承好家风。重点描写谢东纬照顾母亲十八年不眠不休("目不交睫"),身体累垮了还坚持。这里用"子病神"很生动——母亲身体生病,儿子是心里生病,说明他真心为母亲着急。

3. 画作感悟(最后四句):
说这幅画是常熟画家章某所作,虽然时代变了("易代"),但画里的孝心依然感人。作者看了画深受触动,想写首《陟屺》那样的诗来歌颂孝道(《陟屺》是《诗经》里思念母亲的诗)。

全诗亮点:
- 用"芙蓉城"美称江阴,用"绵绵瓜瓞"比喻家族传承,既文雅又形象
- "母病形骸子病神"这句特别打动人,把母子连心的感情写活了
- 最后用《诗经》典故,把个人感动升华到传统文化的高度

本质上是在说:不管社会怎么变,孝顺父母这种美德永远值得传承。就像我们现在看古人孝心故事依然会感动一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