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诗,描述了诗人赴任安溪途中的一段经历,以及与友人柯东海同宿时的闲吟。下面我将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为您分析这首诗。
首句“道逢酒舍定迟回”,诗人写道在赴安溪的路上遇到了酒舍,他选择了停留。这里的“迟回”可以理解为诗人被酒舍吸引,停下脚步,决定稍作停留。这样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不急于赶路,而是愿意在生活中找到小确幸。
第二句“无奈诗篇费剪裁”,诗人表达了他面对美好的景色,情不自禁地想要作诗,但作诗的过程并非易事,需要反复推敲和修改(费剪裁)。这体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严谨态度。
第三句“忽得好风还自喜”,诗人描述了在作诗的过程中,忽然一阵好风吹来,让他感到欣喜。这里的“好风”可能是指灵感的涌现,也可能是实际的风带来了一丝清凉和惬意。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体现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喜悦和兴奋。
最后一句“那知细雨隔溪来”,诗人笔锋一转,从欣喜中回到现实,发现细雨已经来临,且是从溪的另一边飘过来的。这里的“细雨”可能是指突如其来的变化,也可能是生活中的小插曲。但无论如何,诗人都表现出了对生活的坦然接受和欣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赴任途中的一段经历以及与友人的闲吟。诗中既有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也有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严谨态度,同时还表现出对生活的坦然接受和欣赏。这样的诗既有深度又有温度,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陈宓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