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置身天半,层楼尽收,世界微尘里。
东西南北,沧溟如带,昆仑如砥。
鞭叱群龙,倒翻银汉,等閒儿戏。
算经传许郑,文高杨马,都未是,平生意。
阊阖九重难问,问君平、此身何世。
镜中青鬓,匣中雄剑,卅年前事。
问舍求田,而今销尽,刘郎英气。
叹吾谋不用,浩然长啸,作归来计。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站在高处俯瞰世界的人,内心充满豪情却又感到无奈和失落。我们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开篇的宏大视角
作者站在半空中,看高楼像小土堆,大海像衣带,昆仑山像磨刀石。这种夸张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他胸怀天下的气魄,仿佛能指挥龙王、打翻银河,把惊天动地的事当成"小孩游戏"。

2. 学问与理想的冲突
他说自己读透了许慎、郑玄的经书,写得比杨雄、司马相如还好,但这些学问成就都不是他真正想要的。这里透露出读书人对功名学问的厌倦,渴望做更有意义的事。

3. 现实的迷茫与挫败
接着情绪急转直下:天门紧闭无人应答,算命先生也算不出这是什么世道。镜中黑发已白,宝剑在匣中生锈,三十年壮志未酬。曾经嘲笑别人买房置地的"刘郎"(刘备典故),现在自己也被生活磨平了棱角。

4. 无奈的退场
最后发出叹息:我的计谋没人采纳,只能长叹一声,决定归隐。这个结尾看似洒脱,实则充满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凉。

全词最打动人的是两种情绪的激烈碰撞:
- 上半部分像巨人般豪迈("倒翻银汉"的想象力至今令人震撼)
- 下半部分却像个失意普通人("匣中雄剑生锈"的细节特别扎心)

这种从云霄跌入尘埃的强烈对比,生动展现了古代文人"想改变世界却无能为力"的共同困境,今天读来依然能引起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