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家冬闲时节的温馨画面,语言朴实却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宿舂三日罢晨炊,漠漠厨烟傍午吹"是说:连续三天捣米备粮后,今早终于不用早起做饭了。到了中午,厨房飘出轻柔的炊烟,被微风轻轻吹散。这里通过"罢晨炊"的细节,暗示农家完成粮食储备后的轻松,而"漠漠"二字让炊烟显得格外温柔。
后两句"雾拥连朝打霜色,好歌饭瓮谱风诗"则转向户外景象:连日晨雾包裹着银白的霜花,农人们看着装满粮食的瓮缸,忍不住哼起小调,连风声都像在为他们伴奏。诗人把丰收的喜悦化作有声有色的画面——霜雾是视觉的银白舞台,饭瓮是实在的幸福证明,风声和歌声则组成天然交响乐。
全诗妙在将农家最平凡的日常——备粮、做饭、看霜、唱歌——写得如诗如画。没有直接说"高兴",但通过炊烟的悠闲、霜雾的美景、即兴的歌声,让读者自然感受到农闲时节那份满足与惬意。就像用手机随手拍的乡村短视频,镜头里一碗热饭、一阵风过、一声哼唱,都是最真实的生活诗意。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