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周书六首 其二 王褒

萧梁帝业又荆州,世胄名家宠最优。何事燕歌诉寒苦,自来关塞不胜愁。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南北朝时期一位叫王褒的文人,他出身名门望族,在梁朝和后来的西魏/北周都受到重用。但诗中透露着他内心深处的矛盾与忧愁。

前两句说他作为梁朝皇室后裔(萧梁指梁朝),又在荆州一带建立功业,凭借家族声望获得朝廷厚待。表面看是风光无限的成功人士。

后两句笔锋一转:为什么他写的《燕歌行》这类边塞诗总充满寒冷艰苦的诉说?因为只要来到北方关塞之地,那种离乡背井、朝代更替的愁苦就自然涌上心头。这里的"关塞"既指真实边关,也象征他从南朝到北朝的政治处境。

全诗最妙的是用"自来"二字——这种愁苦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像本能反应一样无法抑制。通过王褒的个人遭遇,折射出乱世中知识分子的普遍困境:即便身居高位,也难掩对故国凋零的哀伤。这种含蓄表达比直接哭诉更有感染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