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命运,探讨了君子处世之道和名声的虚妄。
开篇用"汪汪千顷波"比喻牛医(指李固)的胸怀宽广如大海,连当时的名士荀爽和陈寔都对他赞赏有加。接着讲述李固年少时勤奋好学,背着书箱远行求学,像汉代名儒樊英那样受人敬重,却也因此招来诽谤。
中间部分提出核心观点:君子处世应该像伯夷、柳下惠那样保持中庸之道。太过刚直(峣皦)容易折断,太过高洁反而容易招致污名,追求盛名又有什么用呢?
最后用黄琼的典故作结:与其像黄琼那样在朝廷做官(拜议郎),不如像他早年隐居东冈陂时那样逍遥自在。这里暗含对官场险恶的批判,倡导保持本真、远离名利的生活态度。
全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为人处世的思考:不必过分追求名声和地位,保持中庸平和的心态才是长久之道。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