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高士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疏离感。
前两句写山中生活的美好:穿着荷叶做的衣裳,系着香草做的腰带,在花开时节独自漫步山间。这里用"荷衣蕙带"展现隐士高洁的形象,"独往来"则突出了远离尘嚣的自由。
中间四句通过想象勾勒出神仙般的山居生活:晚餐有传说中的仙草"肉芝"可食,清晨有石缝中流出的灵泉"石髓"佐酒。诗人认为人间万事都像飞鸟掠过雪地的爪印般转瞬即逝,而山中的隐士却能享用"鹿胎"这样的珍馐。这些意象都在强调山中生活的超凡脱俗。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劝诫:不要纠结于"有"和"无"的哲学思辨,更不要用世俗的新诗来玷污天台山这样的仙境。这既是对隐士生活的赞美,也暗含对世俗文人的批评。
全诗用清新自然的意象,将山居生活描绘得如同仙境,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人间的短暂与山中的永恒,传递出超脱世俗的人生理想。
吴雯
(1644—1704)山西蒲州人,字天章,号莲洋。诗得王士祯揄扬,声名大噪。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未中。有《莲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