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絮

春风门巷欲无花,絮起晴风落又斜。
飞入画帘空惹恨,不知杨柳在谁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里飘絮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首句“春风门巷欲无花”,诗人用春风和门巷的景象,暗示了春天已经到来,但花儿好像还未完全开放,给人一种淡淡的期待和遗憾。这里“欲无花”暗示了季节的变换,同时也透出一种淡淡的失落感。

次句“絮起晴风落又斜”,描述了飘絮随着晴风飘飞,又斜斜地落下的情景。飘絮是春天特有的景象,它们轻盈、飘忽,给人以无限遐想。这里的“絮起”和“落又斜”不仅描绘了飘絮的动态,也隐含着一种无奈和无常。晴风带来的是温暖和希望,却也使得飘絮更加纷飞,难以定格,表达了诗人面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第三句“飞入画帘空惹恨”,进一步将飘絮比喻为入画的笔触,虽在画中,却徒增遗憾。飘絮随意飘飞,不受控制,而画中的景象尽管精美,却无法真正留住飘絮的瞬息之美。诗人通过“空惹恨”三个字,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不能长久把握的无奈和遗憾。

最后一句“不知杨柳在谁家”,将飘絮和杨柳联系在一起,杨柳是春天常见的植物,飘絮如同柳絮,增加了诗意的联结。这里的“不知杨柳在谁家”,则是一种情感的延伸,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寻和失落感,以及对未知的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飘絮的意象,巧妙地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物的怀念,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情感含蓄而又深远,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杨维桢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