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判官端国趁班改秩

金陵一见恍如梦,君为过客侬相送。
庐陵再见春欲残,君来入幕侬挂冠。
是时猛虎初出境,赤子凛如兵在颈。
帝选良牧苏疲民,前赵後丁廉且仁。
更得君作幕不宾,四年千里日日春。
与君相逢又相别,人生聚散如霜叶。
桂林一枝三十年,诸公交章荐遗贤。
去揖侍郎趁立班,端能别我南溪边。
为我一醉春风前,看君搏风上九天。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之间的离别和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语言直白但情感真挚。

开头四句回忆两人两次相遇又分别的场景:第一次在金陵(南京)匆匆一见,对方是过客,自己送别;第二次在庐陵(江西)重逢时已是暮春,对方来当官,自己却辞官归隐。用"恍如梦""春欲残"暗示人生短暂、聚散匆匆。

中间六句写朋友当官时的政绩:当时地方刚经历战乱("猛虎初出境"),百姓提心吊胆("兵在颈")。朝廷派了两位清廉的官员(赵、丁)治理,加上朋友在幕府辅佐,四年间百姓安居乐业("日日春")。这里用猛虎比喻战乱,用"日日春"形容太平景象,很形象。

最后八句回到离别主题:先感叹人生像秋霜中的树叶般易散(比喻新颖),接着夸赞朋友才华出众("桂林一枝"指杰出人才),被众人推荐升官。临别时朋友特意到溪边饯行,诗人祝愿对方像大鹏乘风直上青云("搏风上九天"),既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暗含自己归隐的洒脱。

全诗用日常语言写深厚友情:既有共同经历的回忆,又有对友人政绩的赞赏,最后在春风中醉别,既有离愁又不失豪迈。最打动人心的就是"人生聚散如霜叶"这个比喻,把无常的人生说得既美丽又惆怅。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