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一百五十三

念七念七,全无消息。
背看分明,正观难识(达磨面壁。)。

现代解析

这首禅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探讨了一个深刻的哲理——"执着于表面观察反而看不清真相"。

前两句"念七念七,全无消息"像是在说:你越是反复念叨、苦苦追寻某个答案("念七"可能是某种修行法门),反而越得不到真正的领悟。就像我们拼命想记住某事却突然忘词,越是用力越想不起来。

后两句用"看东西"的日常体验作比喻:从背后看东西反而清楚("背看分明"),但正面盯着看却认不出来("正观难识")。这就像我们刻意观察自己的影子——正对阳光时影子在身后反而看不见,回头才能看清。诗中用达摩面壁的典故暗示:真正的智慧往往需要"转身"换个角度,而不是直勾勾地死盯着问题。

全诗精髓在于:生活中很多答案就像空气,你越想抓住就越抓不住。有时候放下执着、换个视角,答案反而自然显现。这种智慧对现代人同样适用——当我们过度焦虑某个问题时,不妨暂时放下,答案可能就在转身处。

释宗杲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