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安县君挽词

两大推平日,三从播后(库注本作厥)声。
忧勤登上寿,箫鼓闭佳城。
缌布千人从,松楸十里行。
哀荣动邻⑴里,点笔竞诸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去世的贵族女性(寿安县君)的挽词,通过平实的语言展现了她的品德和身后哀荣。

前两句"两大推平日,三从播后声"概括她的一生:作为妻子和母亲(两大身份)都尽到了责任,遵循古代女性"三从"的规范(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留下了好名声。

中间四句描写葬礼的隆重:她因勤劳仁厚(忧勤)而享高寿,葬礼上有音乐仪仗(箫鼓),送葬队伍庞大(千人穿丧服跟随),墓园规模宏大(十里松树楸树)。这些细节既展现死者生前的地位,也体现家人对她的敬重。

最后两句写葬礼的影响:隆重的场面惊动了整个乡里(邻⑴里),连学生们(诸生)都争相写文章纪念她。"点笔"这个动作特别生动,让人仿佛看到学生们提笔写作的样子。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而是用送葬队伍、墓园树木等具体事物,让读者感受到这位女性生前的德行与死后的哀荣。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邻里和学生的自发纪念,说明她不仅在家中得到敬重,更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