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慕韩渡江图

登舻当月朏,鼓棹及风轻。
波浪浮春气,星河泛夜明。
壮情真叱驭,高咏远流声。
德被光生岸,朝暾似已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月夜渡江的壮美画面,充满豪情与希望。

开头两句写诗人登船时,新月初升,微风轻拂,船桨划动,营造出宁静而充满动感的氛围。"朏"指新月微光,暗示时间是在月初的夜晚。

中间四句生动展现江上景色:春夜的波浪仿佛浮动着生机,星河倒映在江面,让夜色更加明亮。诗人豪情满怀,像古代勇士一样叱咤风云,高声吟诵的诗句在江面回荡,表现出开阔的胸襟和昂扬的斗志。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道德的光辉如同阳光照亮江岸,虽然此刻是夜晚,但诗人仿佛已经看到朝阳升起。这里用"德被"暗喻高尚品格的影响力,"朝暾"象征希望,传递出对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

全诗将自然美景与人生境界融合,通过月夜渡江的意象,表达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语言清新流畅,画面感极强,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江风星月和诗人的澎湃激情。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