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重阳节登高拜佛的盛大场景,充满皇家气派和佛教色彩。
前两句点明时间(九月重阳节)和地点(慈恩寺佛塔),说这是个吉祥时节,佛法向众生敞开。"日天子"指皇帝,"宝如来"指佛像,用"中霄"(高空)和"半座"的对比,既展现佛塔高耸入云,又暗喻皇帝与佛祖平分秋色的尊贵。
中间两句用"摘果珠盘"和"攀萸玉辇"两个细节,生动再现皇家仪仗的华丽。侍从捧着珍宝般的果盘献供,皇帝的车驾在茱萸香中返回,画面感极强。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虔诚祈愿:希望自己微小的供奉(像尘埃露珠般微不足道),能远远敬奉到佛光普照的圣坛。这里用"尘露"与"光明台"的对比,既表现谦卑之心,又暗含对佛法无量的向往。
全诗巧妙融合节日庆典、皇家威仪与佛教信仰,既有富丽堂皇的场面描写,又有含蓄深沉的精神追求,展现了唐代宫廷诗庄重典雅的独特魅力。
李从远
生卒年不详。赵州高邑(今河北高邑)人。神龙、景云年间,历中书令、太府卿、黄门侍郎,累封赵郡公。谥曰懿。事迹见新、旧《唐书·李至远传》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上》。《全唐诗》存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