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东院送笋

我来虎丘笋未茁,一住三日湿且热。
夜来大雨忽浪浪,满地棚儿思可掘。
东院老僧知我馋,十辈横筐露泥跋。
玉瘢流乳诧新鲜,性命生从镰下绝。
佛徒心肠本慈爱,曲徇人情充老餮。
刷锅烂煮和酒嚼,一笑不知谁作孽。
山林君子要养成,还自老夫歌勿伐。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去虎丘游玩时遇到的一件趣事,语言幽默接地气,充满生活气息。

开头说作者到虎丘时竹笋还没长出来,住了三天又闷又热。突然下大雨后,地上冒出许多小笋尖,像搭着棚子似的。这里用"棚儿"形容刚冒头的笋芽,特别生动形象。

东院的老和尚知道作者嘴馋,带着十来个徒弟挎着筐子,踩着泥巴去挖笋。"横筐露泥跋"这个画面感很强,能想象到僧人们卷着裤腿在泥地里忙碌的样子。刚挖出来的笋像白玉一样带着泥痕,流着汁液,新鲜得让人惊叹,但转眼就被镰刀砍断送了命。

这里有个有趣的矛盾:佛家本应慈悲不杀生,但老和尚却为了满足作者的口腹之欲破戒挖笋。作者调侃说这是"曲徇人情充老餮"(迁就馋鬼的任性),自己吃着煮烂的笋下酒时,想想都觉得好笑,不知道这"罪过"该算在谁头上。

最后笔锋一转,说山林里的竹子本该自然生长,自己却在这嚷嚷着"别砍啊",其实最馋的就是他本人。这种自我调侃特别可爱,把文人那种"既要享受美食又要假装清高"的矛盾心理写得活灵活现。

全诗就像在讲一个生活小故事:馋嘴游客、热心老僧、雨后新笋、破戒美食,最后还不忘自嘲一番。没有刻意说理,但通过吃笋这件小事,把人情味、生活趣和佛家戒律的微妙关系都写出来了,读着特别亲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