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洛水岸边风景画,充满生活气息和诗意美。
前两句用红蓼花、黄芦苇点出秋色,夕阳下的洛水河岸显得格外悠长。这里用冷暖色调对比(红与黄),画面立刻鲜活起来。
中间四句像一组动态镜头:白鹭湿漉漉地站在水中,倒影清晰可见;酒旗从竹林后探出头来随风摇摆;云边飞雁渐渐消失,湖面升起明月;堤岸上有人正拉着纤绳引船前行。这些画面有近景有远景,有动物有人物,动静结合,就像在看一部风景纪录片。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诗人自谦说比不上王主簿会写诗,每次出行都能写出好作品。这既夸赞了朋友的诗才,又巧妙呼应了前文美景——如此动人的景色,确实值得写成诗篇。
全诗妙在把普通秋景写得生动有趣,连湿漉漉的白鹭、摇晃的酒旗这些细节都充满诗意,让人感受到平凡生活中的美好。最后的朋友互动更让整首诗带着温暖的人情味。
释绍嵩
释绍嵩,字亚愚,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长于诗,自谦“每吟咏信口而成,不工句法,故自作者随得随失”。今存《江浙纪行集句诗》七卷,系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秋自长沙出发,访游江浙途中寓意之作。后应知嘉兴府黄尹元之请,主嘉兴大云寺。事见本集卷首自序。释绍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本为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读画斋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