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苧村访编通禅师

桑野湿烟敛,秦溪晓霁开。
我迷行处草,君埽坐边苔。
檐翠放新竹,庭香堕熟梅。
自期留一宿,不虑雨鸠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美好的清晨访友场景,充满了自然意趣和生活气息。

前两句"桑野湿烟敛,秦溪晓霁开"像一幅水墨画:桑田上晨雾渐渐散去,秦溪边雨后初晴。这里用"湿烟"和"晓霁"两个意象,生动展现了雨后清晨特有的清新感。

中间四句写访友过程:"我迷行处草"说诗人被野草遮掩了来路,暗示这里人迹罕至;"君埽坐边苔"写禅师清扫石凳上的青苔待客,一个动作就显出主人的好客。"檐翠放新竹"写屋檐下翠绿的新竹舒展,"庭香堕熟梅"写庭院里熟透的梅子散发香气,这两句通过"新竹"和"熟梅"的对比,巧妙地表现了禅院既生机勃勃又宁静祥和的氛围。

最后两句"自期留一宿,不虑雨鸠催"最有趣:诗人本打算住一晚,连催雨的斑鸠叫声都不在意了。这里用"雨鸠催"这个意象,既点明季节(鸠鸟鸣叫多在春夏之交),又暗含"天要下雨"的意思,但诗人全然不顾,足见与友人相聚的惬意。

全诗用白描手法,通过晨雾、溪流、野草、青苔、新竹、梅子、鸠声这些寻常景物,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的禅意世界。最打动人的是字里行间透出的闲适自在——诗人迷路也不急,看到青苔就坐,闻到梅香就留,完全沉浸在自然与友情中。这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正是现代人忙碌生活中最向往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