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楚青属题明人墨迹三种 其一 于公谦

景泰能守国,太上竟得返。于谦不世功,戮之岂无赧。

小人竞功名,朝事几覆反。怀才卒难全,翰墨空挂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对明朝名臣于谦的评价,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一些看法。我们来逐一分析:

1. “景泰能守国,太上竟得返”:这两句赞美了景泰皇帝,说他在位时能够保卫国家的安全。这里提到“太上”,是指景泰皇帝的哥哥明英宗,后来英宗被俘虏,景泰登基。但英宗最终因景泰去世而复位,成为太上皇。这两句通过对比,赞扬了景泰皇帝的功绩。

2. “于谦不世功,戮之岂无赧”:于谦是明朝著名的抗倭名臣,他的功绩非常显著。但这里说他有“不世功”,意思是他的功绩非常罕见。然而,作者认为虽然于谦有这么大的功劳,却还是被处死了,这让人感到羞愧(“岂无赧”)。这里表达了对于谦遭遇的同情和对当时朝廷处理方式的不满。

3. “小人竞功名,朝事几覆反”:这句话说了一些小人为了追求功名而争权夺利,导致朝廷的事务频频出现危机和倒退。这里批评了一些官员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损害国家利益。

4. “怀才卒难全,翰墨空挂眼”:这句话意思是那些有才华的人即使怀才不遇,也无法完全实现自己的抱负。这里的“翰墨空挂眼”可以理解为虽然他们有才华,但只能通过文字(“翰墨”)来表达,而无法在现实中实现自己的抱负。这反映了作者对有才华的人未能得到重用的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于谦的赞美,以及对当时朝政的批评,表达了作者对有才华却难以施展、以及朝廷中功利主义盛行的不满和无奈。

郑孝胥

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