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小霁同刘生伯王思延出游贤隐寺

震雷河外初收雨,出晀贤山曳短筇。
一径斜穿通薜荔,数峰高插削芙蓉。
仙留石洞人何在,僧定松门云自封。
羁客此中虚望眼,徘徊预恐暮城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时,诗人与朋友同游贤隐寺的所见所感。

开头两句写雷雨刚停,诗人拄着短竹杖远眺贤山,为全诗定下清新明朗的基调。接着用"斜穿"和"高插"两个动词,生动地画出通往寺庙的小路和陡峭山峰的形态,薜荔藤蔓和芙蓉般的山峰更添自然野趣。

中间部分写寺庙景象:仙人住过的石洞已空无一人,僧人打坐的松门被云雾笼罩。这两句通过"人何在"和"云自封"的对比,营造出一种空灵神秘的氛围,也暗含对仙踪难觅、佛法深奥的感慨。

最后两句转向诗人自身:作为漂泊在外的游子,他在这幽静山寺中徒然远望,听着暮色中传来的钟声,心中涌起徘徊不舍之情。这里的"虚望眼"和"预恐"细腻地刻画出既向往山林之乐,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羁绊的矛盾心理。

全诗以景起兴,由远及近,从自然到人文,最后落笔于个人情感,层次分明。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将雨后山寺的清幽与自己的羁旅愁思融为一体,让读者既能感受到山水之美,又能体会到人生漂泊的淡淡忧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