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相寺老樟

掀天古樟老气凝,屈铁作干嵌金绳。
戟髯山立巨无霸,控射强弩横修肱。
太阴倒垂云雨黑,霹雳破裂双龙腾。
寒芒凛凛鳞甲动,遁避不敢栖鸦鹰。
我寻山寺访神物,拄杖逼视愁攀登。
从来不材赦斤斧,有用幸免诚天矜。
风霜千祀炼坚节,阅劫世远忘哀兴。
佛镫隔院照遗蜕,不死能陪长耳僧。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古老樟树的雄伟形象,并借树喻人,表达了坚韧不屈的生命力。全诗分为三个层次:

1. 古樟的震撼形象(前八句)
诗人用一系列夸张比喻刻画古樟:像凝固的古老气息直冲云霄,树干如弯曲的铁嵌着金绳;树冠像巨人的胡须戟张,枝条似强弩般伸展;树荫浓黑如乌云压顶,树皮开裂似雷劈龙腾;树皮纹路如鳞甲寒光闪闪,连猛禽都不敢栖息。这些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古樟摄人心魄的威严。

2. 人与树的互动(中间四句)
诗人拄杖靠近观察,既惊叹于古樟的雄伟,又为难以近距离观赏而遗憾。点明古樟因"不成材"免遭砍伐,反而因"无用"得以长存,暗含道家"无用之用"的智慧,也暗示乱世中平凡反而是福。

3. 树的精神象征(最后四句)
古樟历经千年风霜仍坚挺,看尽人间兴衰已超脱悲喜。结尾处佛灯照在树身,将古樟比作陪伴高僧的修行者,赋予其宗教般的永恒感。诗人通过古樟歌颂了历经磨难仍傲然独立的精神境界。

全诗最精彩的是将静态的古树写得充满动态力量,每个比喻都凸显树木的生命力。特别是"霹雳破裂双龙腾"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看到树皮裂纹中迸发出的能量。诗人表面写树,实则寄托了自己对顽强生命力的礼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