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遗笔琴界尺

琴尺何来此,寒光近眼明。
导丝行褚直,阁臂展书轻。
妙得行藏理,频临几按清。
小童知爱惜,无枉故人情。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把琴界尺(用来调琴弦的工具),通过日常小物件传递出深厚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前四句写琴尺的外形和用途: 1. "琴尺何来此"——这把琴尺不知从哪得来,有种偶然获得的惊喜感。 2. "寒光近眼明"——金属琴尺闪着冷光,凑近看很亮眼,说明主人经常使用。 3. "导丝行褚直"——用它调整琴弦能拉得笔直,写书法时垫纸也能让字迹工整。 4. "阁臂展书轻"——读书时垫着手臂很轻便,说明这工具很实用。

后四句升华到人生感悟: 5. "妙得行藏理"——琴尺用时就拿出来,不用就收好,暗喻做人要懂得进退时机。 6. "频临几按清"——经常使用让书桌和琴案保持整洁,暗示好习惯带来清明心境。 7. "小童知爱惜"——连家里小孩都懂得珍惜它,说明物品承载着情感价值。 8. "无枉故人情"——不辜负送琴尺的朋友的心意,表达对友情的珍视。

全诗妙处在于: - 把普通工具写出温度,展现古人"物我合一"的生活哲学 - 通过"收放琴尺"这个动作,隐喻"人生要懂得把握分寸" - 最后落到人情味上,说明好东西要配上真心才珍贵 就像我们现在会说"朋友送的好钢笔,每次用都想起他",古人用更诗意的方式表达了这种情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