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子椿的,赞美他的野轩(书斋或隐居处)环境清雅,充满文人趣味。全诗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首联说子椿的书斋选址巧妙,江山灵秀之气都体现在主人身上,在京城的喧嚣中开辟出一方清新天地。"得趣新"说明这里能给人带来新鲜的意趣。
颔联写书斋的妙处:不像传统隐居那样远离尘世,却能让人在书桌茶几之间就隔绝俗世尘埃。"美况"(美好境况)二字点出这里的独特魅力——不必远行就能享受隐逸之乐。
颈联用两个典故展现书斋的文人氛围:来访的朋友都像楚国人一样谈笑风生(楚国以能言善辩著称),写的文章比秦朝李斯的还要出色(秦代文章以雄辩著称)。这是夸赞主人交游不俗、文采斐然。
尾联表达羡慕之情:子椿多次邀请我共享这方天地,让我也想乘着小船来寻找这个世外桃源。"通津"暗喻通往理想境界的路径,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全诗亮点在于将传统隐逸主题写出了新意——不必刻意避世,在闹市中也能营造清雅空间。通过"几席隔尘"的巧妙构思,展现了宋代文人"大隐隐于市"的生活智慧。诗中楚地辩才、秦代文章的用典不着痕迹,既显文采又不晦涩,最后乘船寻访的想象更添浪漫色彩。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