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世人追求佛道修行的图景,语言生动形象,充满禅意。
开头两句说"世人多学道,望望几由旬",意思是很多人都在学习佛法,但真正能坚持修行的人却很少。"由旬"是古印度长度单位,这里比喻修行之路漫长遥远。
中间四句用四个意象展现修行过程:"入定"指打坐冥想,"逃虚"指远离尘世,"题贝叶"指抄写佛经,"渡玄津"比喻渡过生死之河。这些意象生动表现了修行者从静心打坐、远离尘嚣,到研读经典、寻求解脱的全过程。
最后两句"行矣帔璎珞,昙花物外新"最为精彩。修行者终于披上璎珞袈裟,就像昙花绽放一样获得新生。"昙花"这个意象特别巧妙,既点明佛门典故("昙花一现"出自佛经),又暗示修行者超脱尘世后的新生境界。
全诗通过"望望-入定-逃虚-题叶-渡津-披璎珞"这一连串动作,勾勒出一条清晰的修行轨迹。诗人用"贝叶""璎珞""昙花"等佛家意象,既保持宗教色彩,又充满诗意美感。特别是结尾的"昙花物外新",将修行成就比作昙花绽放,既空灵又深刻,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