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赋刘聚卿所藏大小忽雷

蜀国冰弦,胡沙尘柱,双檀离合千场。春风几曲,乐府小沧桑。

内宴倾杯趁拍,亲曾傍、红袖眧阳。伤心是,玉宸零落,一例委霓裳。

东塘。曾识曲,六么按出,孤咽清商。又比翼鹍鸡,飞下彫堂。

安得双声绛树,琉璃甲、对拨龙香。人间世,惊雷破柱,重与话兴亡。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一对名为"大小忽雷"的古琴为线索,通过乐器的命运折射历史兴衰,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上阕开篇用"蜀国冰弦"和"胡沙尘柱"形成鲜明对比,既写出古琴材质的名贵(蜀地优质琴弦),又暗示它历经沧桑(塞外风沙侵蚀)。"双檀离合千场"生动描绘这对古琴时合时分的传奇经历。"春风几曲"到"红袖眧阳"几句,用电影镜头般的语言展现古琴曾经的辉煌:在宫廷宴会上伴奏,见证过歌舞升平。但"伤心是"笔锋一转,用"玉宸零落"(宫殿衰败)、"委霓裳"(华美乐舞消散)道出盛极而衰的悲凉。

下阕转入现实场景。"东塘"可能指收藏者刘聚卿的住所,词人在这里聆听古琴演奏。"六么""清商"都是古曲名,"孤咽"二字让琴声带上了呜咽之感。"比翼鹍鸡"的比喻既写古琴形制精美(琴首常雕凤凰纹样),又暗含"成双成对"之意。最精彩的是"琉璃甲、对拨龙香"的想象:要是能亲眼看见古代琴师弹奏这对名琴该多好。结尾"惊雷破柱"化用典故(雷击琴弦的传说),将琴名"忽雷"与历史惊变巧妙结合,点明"借物咏史"的主旨——这对古琴的漂泊史,就是一部微缩的王朝兴亡史。

全词最动人的是将乐器拟人化处理:会"离合"、能"孤咽",仿佛它们是有记忆的生命体。这种写法让历史沧桑感变得具体可感,即便不懂典故的读者,也能从"红袖歌舞"到"琴落尘埃"的对比中,体会到深沉的历史叹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