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朱丈伯韩侍御桂林

雷后尖风剪敝裘,冲寒独望潞河舟。
将诗更惹唐衢哭,每饭难消杜甫愁。
国士声从名宦重,谏臣书待史官收。
中年好种山田豆,人近苍梧易白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朱伯韩(一位在桂林做官的御史)的感怀之作,充满了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前四句写的是作者自己的处境:雷雨过后寒风刺骨,吹得破旧的皮衣猎猎作响,自己却还要冒着严寒独自站在潞河边眺望远方。这样的场景让他想起两个历史人物——唐衢(传说中一读好诗就痛哭的文人)和杜甫(忧国忧民的诗人),暗示自己像他们一样,容易因诗文感伤,心中常怀忧愁。

中间两句转到称赞朋友朱伯韩:作为国家栋梁,他的名声因清正的为官之道而更加显赫;作为敢于直言的谏官,他写的奏章必将被史官载入史册。这是对朋友品格和政绩的高度肯定。

最后两句是感慨:人到中年,真想归隐田园种豆子(象征平淡生活),可靠近苍梧(桂林古称)这片土地的人啊,总是容易早生白发。这里既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又暗含对朋友在官场操劳的关切,用"易白头"这个形象道出了为官不易的辛酸。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既有对自己清贫生活的描写,又有对朋友仕途的赞许,最后落在对人生选择的思考上,语言朴实却情感真挚,展现了古代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的人生困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