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霁汉南登楼望怀仲氏子京

三楚风烟会汉津,凭高倦目此城闉。
山前雾密疑藏市,楼上尘轻不污人。
鸣瑟久抛雩舞地,称觞更负永和春。
私书一纸离怀苦,望断波中六六鳞。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富有意境的诗词,让我们来一起赏析它的韵味。

首先,从标题《春霁汉南登楼望怀仲氏子京》可以看出,作者正在春天雨后天晴的日子里,在汉南的一个楼上登高望远,怀念一个叫仲氏子京的人。

首句“三楚风烟会汉津”,描述了汉南地区的风景,这里融合了三楚的风土人情和美丽的景色。“风烟”二字带有诗意,给人以朦胧和深远的感觉。

接下来,“凭高倦目此城闉”,作者登高望远,用疲倦的眼睛眺望这座城市。“倦目”二字透露出作者可能有些疲惫,但仍然被美景吸引。

然后,“山前雾密疑藏市,楼上尘轻不污人”,描述了眼前的景色,山前的雾气浓密,仿佛市场隐藏其中,而楼上的尘埃轻微,不会弄脏人。这里的“雾密”和“尘轻”形成了对比,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进入诗的中段,“鸣瑟久抛雩舞地,称觞更负永和春”,作者表达了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弹奏乐器,也没有举行春天的舞蹈和宴会,错过了春天的欢乐时光。这里透露出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最后,“私书一纸离怀苦,望断波中六六鳞”,作者写下一封私人的书信,表达深深的思念之情。他望着江面,希望看到回信的影子。“六六鳞”可能是指书信的纸页或者代表江中的波纹。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作者春天登高望远时的景色和心情,以及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这样的表达方式既富有诗意,又容易让人理解。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