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本朝史有感十首

师道在三鸟可畔,友伦居五岂容亏。
恰方誉瓘俄倾瓘,亦有尊颐不求颐。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洁的语言讽刺了当时官场上虚伪的人际关系和道德沦丧的现象。

前两句"师道在三鸟可畔,友伦居五岂容亏"是说:师生之道本应像三足鼎立的鸟一样稳固(古代传说三足乌象征稳固),朋友间的伦理本应像五常(仁义礼智信)一样不可违背。但现实中这些道德准则都被破坏了。

后两句"恰方誉瓘俄倾瓘,亦有尊颐不求颐"用了两个对比:刚刚还在称赞别人(誉瓘),转眼就诋毁同一个人(倾瓘);表面上尊敬长辈(尊颐),实际上根本不遵循长辈的教诲(不求颐)。这两句生动刻画了人们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虚伪嘴脸。

全诗通过对比理想道德和现实行为,揭露了当时社会人情淡薄、道德虚伪的风气。诗人用简单的比喻和对比,让读者一眼就能看穿这些表面恭敬、实则势利的丑陋现象,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