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传付偈颂 其十 六祖

道果天成岂可猜,圆光何处更寻台。
性为妙种心为地,况有慈云作雨来。

现代解析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分析:

《六祖传付偈颂 其十 六祖》

这首诗是关于六祖(可能是指佛教禅宗六祖慧能)的颂歌。让我们逐句解析这首诗。

第一句:“道果天成岂可猜”。这里的“道果”是指修行达到的果位或者境界。而“天成”则表示这是自然形成的,没有经过人为的修饰或努力。也就是说,这种境界不是靠猜测或者努力就能达到的,它是自然而成的。可以理解为修行的最高境界是无法被猜测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

第二句:“圆光何处更寻台”。这里的“圆光”可能指的是智慧的光芒或者悟道的境界。而“何处更寻台”则是在询问,这样的境界在哪里可以寻找到,或者说在哪里可以体悟到这种境界。可以理解为对于达到这种境界的地方或方法的探寻。

第三句:“性为妙种心为地”。“性”指的是人的本性,“心”则是指人的内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的本性和内心是达到这种境界的根基,就像种子和土地一样,是成长的基础。可以理解为人的本性和内心是修行的重要基础。

第四句:“况有慈云作雨来”。这里的“慈云”可以理解为慈悲的心态或者境界,“作雨来”则表示这种慈悲的心态像雨一样滋润着人的内心。也就是说,在修行的过程中,有慈悲的心态像雨一样滋润着,帮助人更好地修行和成长。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述了修行的境界和过程,表达了六祖的智慧和慈悲。它告诉我们修行的境界是自然而成的,不是可以猜测或努力就能达到的。而人的本性和内心是修行的基础,同时慈悲的心态在修行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