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景明写给弟弟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全诗通过几个生活化的场景,传递出质朴动人的情感。
前两句像是和弟弟拉家常:你沿着汉水走,什么时候能到家敲门呢?一个"扣柴扉"的细节,立刻让人想到老家那扇熟悉的木门。接着用"柱子上的字迹""门前的树"这两个具体物件,暗示时间流逝——柱子上的题字可能已经褪色,当年种的小树现在不知长多粗了。这些带着岁月痕迹的物件,自然勾起对家的记忆。
五六句更巧妙,用"屋檐下的乌鸦"和"邻居家的烛光"这两个意象,说乌鸦还在说明老屋没变,邻家的灯火却让人想起团聚的温暖。最后两句最温情:要是老家长辈问起我,就说我很快会回来,咱们一起过采野菜的田园生活。这里的"采薇"不是真的挖野菜,而是表达想和弟弟团聚、回归简单生活的愿望。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一封普通的家书,但每个画面都透着对家的牵挂。诗人把思念藏在老屋的柱子、门前的树、邻居的灯光这些日常事物里,让读者从平凡中感受到深厚的兄弟情谊。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个生活化的约定,让整首诗的情感落到实处,显得格外真挚。
罗洪先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