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沈仲一北湖十咏·萱竹堂

萱草须锄莫放深,竹须剪伐待成林。
一花一叶皆相附,要使儿孙识此心。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种花养竹的日常小事,传递了深刻的教育智慧。

前两句讲的是具体的园艺技巧:萱草不能种得太密,要及时除草;竹子需要适当修剪才能长成茂林。这就像养孩子,不能过度保护("莫放深"),也要及时纠正问题("剪伐"),才能让他们健康成长。

后两句升华主题:每一朵花、每一片叶都互相依存,就像家人之间的情感纽带。诗人通过打理花草的耐心与用心,想让子孙明白长辈培育他们的那份深沉爱意——看似在讲园艺,实则暗喻教育的真谛在于言传身教。

全诗妙在把人生道理藏在生活场景里,就像一位智慧老人边修剪枝叶边对孙辈说:你看,养花草和养孩子是一个道理啊。这种将哲理生活化的表达,让深刻的教诲变得亲切可感。

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