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归严陵并寄吴正传
官车一两马并驰,送君朝出城门西。
投觞誓河以为别,东流到海无还期。
云间挂冠归故里,河上停帆谢游子。
不愿松江食巨鲈,甘向桐江钓寒水。
子陵昔钓川之侧,百尺高台犹屹立。
斜日归舟系石根,稽首清风无愧色。
金华洞天清且幽,神仙牧羊松下游。
故人吴君仙者俦,高卧岩屋秋浮浮。
兹山相邻尔睦州,山翠俯压城南楼。
吴君之家某水丘,尺书欲烦亲手投。
一见足写平生忧。
投觞誓河以为别,东流到海无还期。
云间挂冠归故里,河上停帆谢游子。
不愿松江食巨鲈,甘向桐江钓寒水。
子陵昔钓川之侧,百尺高台犹屹立。
斜日归舟系石根,稽首清风无愧色。
金华洞天清且幽,神仙牧羊松下游。
故人吴君仙者俦,高卧岩屋秋浮浮。
兹山相邻尔睦州,山翠俯压城南楼。
吴君之家某水丘,尺书欲烦亲手投。
一见足写平生忧。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送别朋友归乡的故事,充满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开头四句像电影开场:清晨城门西边,一辆马车疾驰,诗人与朋友饮酒告别。用"东流到海"比喻离别后难再相见,画面感很强。
中间八句聚焦严子陵(东汉隐士)的典故。朋友像严子陵一样放弃官职归隐,不爱松江名贵的鲈鱼,偏要在桐江钓清冷的溪水。这里用"挂冠"(辞官)、"寒水"等意象,赞美朋友淡泊名利的品格。严子陵的钓台依然矗立,夕阳下系船江边,面对清风毫无愧色——暗示朋友和严子陵一样清白正直。
后七句转到另一位朋友吴正传。用"神仙牧羊"的传说形容他清幽的生活,说他像仙人般住在山间石屋。通过"山翠压城楼"的生动比喻,把睦州美景写得触手可及。最后两句最感人:诗人托归乡的朋友带信,说"见一面就能化解平生忧愁",把友情的力量说得特别朴实动人。
全诗妙在把三个人的故事自然串联:离别的朋友、古代的严子陵、远方的吴正传,通过"归隐"主题连成整体。用钓鱼、牧羊等日常场景,把高尚品格写得接地气。最后那句"一见解忧",让整首诗的离别愁绪升华为温暖的友情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