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林曲

百战赋归来,言游匡山麓。
爱此嵚崎山,状如于菟伏。
摩挲舒长啸,狂飙振林木。
国难今方殷,国仇犹未复。
禹迹遍荆榛,恐汝眠难熟。
何当奋爪牙,万里飞食肉。

现代解析

这首《松林曲》是一位身经百战的战士归隐山林时的慷慨之作,字里行间既有对山河的热爱,更有报国的热血。

开篇四句像电影镜头:战士打完仗回到庐山脚下,看见一座形似猛虎的山峰,忍不住抚摸山石放声长啸,连狂风都被他的豪情撼动,松林随之呼啸。这里用猛虎比喻山峰,暗示战士自己也是蓄势待发的猛虎。

中间四句笔锋一转,道出忧国之情。虽然人在山林,但心系国家危难("国难今方殷"),外敌未灭("国仇犹未复"),大好河山长满荆棘杂草(暗指被敌人侵占)。诗人对着山说:这样的局势,恐怕你这只"石虎"也睡不着吧?把山拟人化,其实是说自己夜不能寐。

最后两句爆发出冲天豪气:什么时候才能像猛虎般出击,横扫万里为国雪耻?"飞食肉"这个比喻既凶猛又形象,展现军人渴望上阵杀敌的迫切。全诗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存亡紧密相连,既有山水诗的意境,又有边塞诗的壮怀,读来令人热血沸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