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圃雪霁便有春意

腊傍梅梢尽,春从水底归。
草拳擎雪健,桃糁隔年肥。
夜夜还乡梦,心心逐雁飞。
谁言五斗米,便胜北山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去春来的自然变化,同时融入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清新,画面感强,情感真挚。

前四句写景:腊月将尽,梅花枝头的雪快化完了,春天的气息从解冻的水底悄悄回归。被雪压弯的草茎像攥紧的拳头般顽强托住积雪,隔年的桃树花苞已经饱满肥硕。这里用"草拳擎雪"的拟人化描写,突出生命力的顽强;"桃糁隔年肥"则用家常的米粒比喻桃苞,显得亲切可爱。

后四句抒情:每个夜晚都做着回乡的梦,整颗心追着北归的大雁飞翔。谁说为了五斗米的俸禄(指做官),就比得上隐居时采食的野菜(北山薇)呢?这里用"夜夜还乡梦"的重复句式,强调思乡之切;最后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全诗妙在将季节变化与人生选择自然结合——冬雪消融对应官场牵绊的解脱,春水回暖暗喻归隐生活的美好。特别是"草拳擎雪健"这个细节,既写实又象征,让人看到被生活重压却依然坚韧的姿态。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